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,这一理念在友发钢管集团的实践中得到了生动诠释。作为中国钢管行业的领军企业,友发集团以“绿色工厂”创建为抓手,将环保技术创新与生产流程优化深度融合,不仅实现了生态效益的显著提升,更通过资源循环利用、生产效率优化和品牌价值增值,开辟出一条高耗能行业绿色转型的新路径。
一、环保投入转化为生产力提升的“加速器”
在天津大邱庄的生产基地,友发集团每年投入近亿元进行环保改造,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。例如,第一分公司将传统煤气炉加热工艺替换为天然气加热,并利用镀锌锅炉余热替代蒸汽烘干,不仅使烟尘排放大幅降低,更通过能源梯级利用每年节约标准煤数千吨。这种“能源革命”在江苏友发同样上演: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全封闭式负压酸洗系统,不仅实现酸雾100%收集,更通过废水循环处理系统每日回用200吨水,直接降低生产成本15%以上。这些数据证明,环保投入并非单纯的成本支出,而是通过技术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提升的核心驱动力。
二、绿色认证构筑市场竞争的“护城河”
友发集团通过构建“绿色工厂+绿色产品”双认证体系,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起差异化优势。截至2025年,其旗下4家子公司获得国家级“绿色工厂”认证,4类产品入选国家级“绿色设计产品”,成为行业内唯一实现“工厂-产品”全链条绿色认证的企业。这种绿色竞争力直接体现在市场拓展上: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后,友发钢管出口欧盟的订单量增长30%,产品溢价能力提升12%。在国内市场,“绿色好钢管,友发制造”的品牌共识,使其在雄安新区建设、京津冀煤改气等国家重大工程中持续中标,2024年绿色产品销售额占比突破45%。
三、循环经济开辟资源利用的“新蓝海”
面对钢管行业普遍存在的废酸处理难题,友发集团投资近亿元成立友信材料科技公司,自主研发废盐酸资源化处理技术,每年可处理废酸7.4万吨,生产铁红、氯化亚铁等副产品,形成年产值超2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。在江苏基地,通过锌渣回收技术优化,锌利用率从行业平均的85%提升至92%,每年减少锌渣排放1.2万吨,同时降低锌锭采购成本约3000万元。这种“资源-产品-再生资源”的闭环模式,不仅破解了环保难题,更创造出传统制造业难以企及的附加值。
四、技术创新激活产业升级的“动力源”
友发集团将环保技术研发作为核心战略,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5亿元,获得12项环保相关实用新型专利。其自主研发的焊管智能生产线,通过PLC自动化控制和在线监测系统,使生产效率提升40%,产品不良率降低至0.3%以下。在能源管理领域,通过建立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,实现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较2018年下降28%,提前两年完成“十四五”节能目标。这些技术突破不仅为企业自身发展注入动能,更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技术输出者——其全封闭式酸洗工艺已被30余家同行企业引进,推动整个钢管行业环保水平提升。
友发集团的实践证明,在高质量发展阶段,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完全可以实现共生共赢。通过将环保要求转化为技术创新动力,将绿色标准转化为市场准入优势,将循环经济理念转化为新的利润增长点,友发集团不仅为高耗能行业树立了绿色转型标杆,更深刻揭示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真谛。随着“双碳”目标的深入推进,这种以生态环境改善驱动生产力跃升的发展模式,必将成为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流方向。未来,友发集团若能在氢能炼钢、碳捕集等前沿领域持续突破,有望进一步引领全球钢管行业的绿色革命。